![]() |
大家都聽說過冰敷 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|
在琦仔之前的文章也數次的提及 PRICE 原則
其中的 I 就是指 Icing , 冰敷
到底何時該做冰敷 何時該做熱敷
又如何冰敷才是正確的呢?
這些是我們時常混淆的點
首先 冰敷的大原則就是
使用於傷害的急性期
一般是指傷害發生的 0 ~ 48 小時間
但是要依受傷處是否有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的現象來判定
或許傷害超過兩天仍處於發炎階段
這時也不可以冒然做熱敷的動作
冰敷為什麼對於急性傷害很有幫助 ?
有以下幾點
1.可以減緩痛覺神經的活動
2.幫助肌肉放鬆,減少肌肉的痙攣
3.冰敷前期可以幫助收縮血管減少發炎及水腫
4.幫助血液流到組織間,避免組織腫漲
(冰敷的後期可以造成深層血管不提升新陳代謝的闊張)
5.藉由減輕痛楚以活動受傷部位,協助我們復健以穫得傷前的關節活動角度和肌力
冰敷有三招
第一招
冷浸─在傷處先敷上濕冷毛巾,再敷上一層碎冰。注意冷浸的時間,太短沒效果、
太長會受傷
以下附上一張表
階段 開始冰敷後的時間 反應
1 0到3分鐘 冷 的感覺
2 2到7分鐘 灼熱、疼痛
3 5到12分鐘 局部麻痺、麻木疼痛、刺激反應被阻斷
4 12到15分鐘 不增加新陳代謝的深層組織血管放鬆
時間可能會因為我們的冰塊及冰水比例而改變
盡量不要以冰塊直接接觸皮膚,否則易在五分鐘內達到階段四
(這時候再繼續冰下去,皮膚會降到10度以下進而產生冷傷害)
盡量以冰塊+冰水的方式讓冷能平均的傳達皮膚
當我們隨著痛→溫暖→漸漸沒感覺、皮膚變紅→麻木,也就是大概12
分鐘左右(再超過可能受傷),可以開始進行復健的運動,或是達到冰敷
效果
第二招
冷敷按摩─用一個小紙杯裝滿水冰到冷凍庫,要用時取出,把杯緣撕掉,
然後可以在要冰敷的部位做旋轉式的按摩。優點是可以很方便的局部
做冰敷+按摩,可以幫助肌肉的放鬆和減少痙攣。
在物理治療滿常見的,我在職能治療室也有看過
第三招
冷浴─可以將腳踝、手掌、足部或是膝蓋整個泡進冷水,在復健後期可以用來協
助減少水腫。在水盆裡(或是物理治療可能有專業設備),裝入冰水及小碎冰
將傷處浸入。這種方式比較直接,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,真的受不了的話
就先移開冷水,以避免受傷為主(7~8分鐘應該差不多,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)
這次主要介紹簡易的冷療方式!
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
記得在受傷急性期的時候,如果受傷沒有嚴重到要就醫的程度
可以在家裡自己進行冷敷!
千萬不要在急性期就做熱敷喔
這樣可是會把自己的微血管都弄爆的 !水腫的情況會加倍嚴重 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